古琴不仅是一种乐器,更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。从音韵到形制,从工艺到漆面,挑选古琴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。以下从音色、常见问题、形制和髹漆工艺等维度详细解析挑选古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,为您提供全面的选购参考。
一、古琴的音韵
1. “九德”与好琴的音色
古琴音韵讲究“九德”——奇、古、透、静、润、圆、清、匀、芳。这些标准虽然理想化,但概括了好琴音色的基本特征:
声音清亮绵远,共鸣集中;
音色均匀醇和,无杂音;
具金石韵,表现出深沉而优雅的质感。
2. 三种音色:散音、泛音、按音
散音:深沉宽广,音量大而余音绵长,被比喻为“大地之声”。
泛音:轻盈透亮,犹如天籁,其音质纯净,表达出空灵的意境。
按音:温润厚实,如人语般富有变化。按音需要声音结实通透,音色干净而富有厚度。
3. 检测音色的方法
均匀度测试:比较散音与泛音的音量是否接近、音质是否协调;同样检查按音与散音、泛音之间的平衡性。
音区测试:分别弹奏低、中、高音区的按音,确保各音区音色均匀,无闷音或刺耳音。
快速段落测试:弹奏复杂乐段(如《流水》),观察声音是否清晰分离、无混浊或杂音。
二、古琴常见的“三病”
1. 打板
现象:按音时弦拍打琴面,发出“啪、啪”的声音。
原因:
琴弦离面板太近(可能是岳山过低);
琴弦太松;
琴体结构变形。
解决方法:
如果是琴弦松,调节琴弦即可;
如果是岳山过低或琴体变形,则需返厂维修。
2. 砂音
现象:按弦滑动时发出“沙沙”的声音。
原因:
琴弦有结(更换琴弦即可);
面板不平(需返厂修理)。
3. 抗指
现象:琴弦离琴面过高,导致按弦困难,弹久了手指酸痛。
原因:岳山过高或龙龈角度不合适。
解决方法:一般可通过降低岳山解决,但不建议入手抗指严重的琴。
其他常见问题
塌腰:面板下陷,常因长期放置不当或结构不良引起。建议挂起或立放琴,避免长期平放。
岳山高低不合适:岳山过高导致抗指,过低则易打板。
三、古琴的形制
1. 古琴的结构与美学
古琴的结构由琴面、琴底和槽腹组成,整体修长优雅,线条流畅。琴面和琴底的比例应和谐,形制应符合传统规范,具体包括:
标准尺寸:总长120-123厘米,有效弦长109-114厘米。
外观要求:棱角分明,细节精致,线条优美。
2. 常见形制类型
伏羲式:造型圆润,琴体饱满,音域宽广。
仲尼式:经典形制,比例协调,常为初学者选择。
蕉叶式:优雅精致,造型独特,适合追求个性化的琴友。
混沌式:线条流畅,外观大气。
选择形制时,可根据喜好与预算决定,但应确保琴的结构规范,外观美观协调。
四、古琴的髹漆工艺
1. 大漆 vs 化学漆
大漆(生漆):
音质表现佳,有韧性与弹性,能保护琴体并优化音色;
阴干后表面光滑温润,具有耐久性;
漆膜开裂形成“断纹”,增添历史感与美观性。
化学漆:
聚酯漆:廉价、质感差,常用于几百元的低端琴,漆面粗糙、音质表现差。
腰果漆:较常见于中低端琴,但音质不如大漆琴纯净。
2. 如何辨别漆面
大漆琴:漆面自然光泽柔和,质感细腻,有“内敛光”。
化学漆琴:表面光亮刺眼,有廉价感,易出现化工气味。
五、挑选古琴的实用建议
1. 预算与需求
入门级琴(8000-15000元):适合初学者,满足基本学习需求。
中高端琴(15000-30000元):音质更佳,适合长期使用。
高端琴(30000元以上):制作工艺精湛,音色表现力出色,适合专业演奏或收藏。
2. 品牌与渠道
品牌推荐:久音古琴斫琴坊等。
购买渠道:优先选择正规琴馆或品牌官网,避免盲目网购。
3. 试琴步骤
测试音色:散音、泛音、按音的均匀性与协调性。
快速段落测试:检测琴的灵敏度与分离度。
手感测试:确保琴弦高度适中,无抗指或打板问题。
总结:挑选古琴的关键点
标准
描述
音韵
散音深沉、泛音透亮、按音圆润,低中高音区均匀协调。
形制
结构规范,比例协调,外观美观大方,常见伏羲式、仲尼式、蕉叶式等。
工艺
漆面细腻光滑,优选大漆,灰胎工艺以鹿角霜为佳,确保琴体稳定性和音质。
“三病”
避免打板、砂音、抗指等问题,选择经过正规渠道检验的琴。
通过以上标准,您可以轻松避开选琴误区,找到一张符合需求的好琴。在选琴时不妨多听多试,并结合自身预算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牌与类型,开始感受古琴的艺术魅力!